您的位置:首页 / 168社区 / 赴美IVF周期中:影响取卵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150426ykhxk91cmq5z91xf.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赴美IVF周期中:影响取卵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30 10:27:19 发布334661 浏览0 回复0 点赞
HRC01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51

精华:0

注册:2024/03/18 16:18:27

IP属地:未知

美国HRC-Fertility生殖医疗集团专家表示影响试管促排取卵数量的因素众多,如女性的年龄、卵巢功能、促排方案以及取卵时机、取卵操作等。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卵巢功能会逐渐下降。23~30岁是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30岁后卵巢功能会开始呈现下降趋势,35岁以后更为明显。此时,无论是卵子质量还是数量均会明显下滑,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也会直线上升。所以,通常女性年龄越大,取卵数量会越少。

2、卵巢功能:AFC(基础窦卵泡个数)即女性卵巢内直径约2~9毫米的小卵泡,与女性卵巢的储备功能有着正相关性。AMH(抗缪勒氏管激素)卵巢窦卵泡与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也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女性AMH值大于2ng/ml说明其卵巢储备正常,小于2ng/ml则意味着卵巢储备功能不佳,而小于0.1ng/ml说明卵巢储备已基本枯竭。卵巢是产生卵子的场所,如果女性卵巢功能下降,或是患有卵巢疾病,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症等,都会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从而影响试管取卵数量。

3、促排卵方案:试管促排取卵数量的多少与使用的促排方案密不可分。由于每位女性身体状况不同,如果使用统一标准的促排方案,促排效果一般都不会太理想。同时还可能会因为不合理使用药物,导致女性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取卵数量,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4、取卵时间和操作:试管促排取卵数量除了与女性自身因素有关,也与医生对时间的把控和取卵操作有关。如过早取卵会由于卵泡发育不成熟而导致取不到卵子,过晚取卵会因为卵子过于成熟而造成老化、流失,以致影响获卵数量和卵子的质量。此外,试管取卵是医生在B超监测下,用一根细穿刺针经**直达卵巢吸取卵泡液,然后通过显微镜找寻卵子的。若卵泡张力较差,取卵就比较困难,抽吸时卵泡壁易塌陷,不易吸净内容物而使卵子遗漏。同时,若女性卵泡里的卵子未能从卵泡壁上脱落下来,也会造成取不到卵子,导致取卵数量较少。

赴美做试管,专家将如何提高获卵率?

赴美做试管,专家会先对女性进行身体检查,然后根据其实际情况为之定制合适且高效的试管促排方案,帮助提高获卵率,为试管助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保障女性的安全。

1、定制专属促排方案

HRC专家会根据女性的年龄、卵巢功能和基础卵泡数量等专属制定合适的促排方案,如大促方案、拮抗剂方案或是克罗米芬方案(即改良的微刺激+大促方案)等,并结合女性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调整,然后合理用药促排,使卵巢内的基础卵泡顺利生长发育成熟,从而提高获卵率。

2、合理规范使用药物

美国试管婴儿使用的促排卵药物都是经美国FDA监管认证的天然、无副作用的药物,该药物是从人体中提取,在动物身上培育后直接提炼的,没有经过人体肝脏的排泄,对人体没有伤害,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在用药期间,HRC专家会实时跟踪与严密监测,通过验血检查激素水平,通过B超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并根据女性对药物的反应情况调整药量和用药时长,避免出现卵巢过度刺激、腹水等不良症状,使促排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保障女性的健康。通常,专家会在女性卵巢内至少有1~2个卵泡直径≥18mm,或2~3个卵泡直径≥17mm时注射破卵针(HCG或Lupron),之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取卵,防止卵子过早排出,确保获取多颗优质成熟的卵子。

3、通过全麻方式取卵

取卵前,专门的麻醉师会根据女性体重、年龄等各项身体指标来决定麻醉剂的剂量,确保对女性进行麻醉时不会损伤女性的身体和卵子质量。待女性进入睡眠状态后,专家会在B超的引导下,用一根极细的针经盆腔探进卵巢内完成取卵。整个取卵过程只需10分钟左右,全程无痛、安全。在取卵过程中,麻醉师也会全程陪同,并通过专门的仪器监测女性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血压、氧气供给等,以确保女性的生命安全。

注:想要了解更多资讯信息您可以点击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www.mengmei.org)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温馨提示】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被转发超过20次,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

QQ浏览器截图20250419094813.png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