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168社区 / 全面历史时间轴:从古至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150426ykhxk91cmq5z91xf.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趣味话题#全面历史时间轴:从古至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2024/02/10 22:44:15 发布340410 浏览0 回复0 点赞
环顺国际快递&n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5

精华:0

注册:2023/10/13 15:39:54

IP属地:未知

本文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历史的时间分期,第二部分是重大标志性事件汇总。


第二部分急需补充必修三文化史的,望各位大佬帮忙斧正。


第一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年)


1.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①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前8—5世纪)


②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前5—3世纪)


2.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公元前221年—220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公元3—6世纪(220——580年)


4.隋唐时期:公元6—10世纪初(581—907年)


5.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960—1368年)


6.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中叶(1368—1840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5.抗日战争(1937—1945)


◆晚清、民国概念


1.晚清:1840——1912年


2.民国:1912——1949年(台湾至今还是用中华民国纪年)


3.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8年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


◆近代前期重大历史事件顺序:(西学东渐过程)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840年前后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3.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4.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90年代—1898年戊戌变法)


5.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


6.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7.新文化运动(1915—1924年)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1919年——1921年)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年)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2.相持阶段:1938.10——1945.4(南京国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国土)


3.反攻阶段:1945.5——1945.8.15(国共两党配合苏、美、英盟军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和平谈判阶段(1945.8—1946.6),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国共内战阶段(1946.6——1949.10)


①1946.6—1947.6:防御阶段


②1947.6—1948.9:反攻阶段


③1948.9—1949.1:三大决战


④1949.4—1951年: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


三、中国现代史(1949——今)


◆按社会性质分:


1.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1949——1956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至今


◆建国60年来可分为:


1.改革开放前前30年:1949——1978年


2. 改革开放后30年:1978——至今


◆历史分期: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一化三改造。


②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③三大改造:1953——1956年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①中共八大:1956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③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左”倾错误表现: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三面红旗后果:1959——1961年三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⑤1960年冬——1962年,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


4.文革十年:1966——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2月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对内改革:


①农村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试点后推向全国。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


②城市改革: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计划经济下进行市场经济的探索。


③我改革目标: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出初步建立。


(2)对外开放:


①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980年设四大特区——②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③1985年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全境开放。(1988年设海南特区;1992年设上海浦东新区;2004年设天津滨海新区)——⑤与世界全面接轨:2001年加入WTO。


四、世界古代史(距今三四百万年前——1500年)


1.古希腊雅典时期: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2.罗马帝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秦汉时期


五、世界近代史(1500——1917年)


◆历史分期:


1.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兴起阶段):14、15世纪——18世纪60年代


2.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早期


3.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上半期


4.信息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1945年二战后——至今


◆重大历史事件时间:


1.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意大利出现


2.文艺复兴:14—16世纪: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物。


3.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在德国,加尔文在瑞士。


4.启蒙运动:17—18世纪: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5.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1500年前后,哥伦布、麦哲伦。


对世界影响:15-16世纪标志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和全球化的起步。19世界六七十年代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0世纪初,标志世界市场正式形成。1945年全球化趋势成为历史潮流;19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


对欧洲的影响: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


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


6.殖民扩展:16世纪—19世纪末,三角贸易


对欧洲的影响:资本原始积累。


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是掠夺与罪恶,也是警醒及传播工业文明。


六、世界现代史(1917——今)


(一)二战后的政治格局变化:


1.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对峙时期):1945——1991年。


①欧洲冷战: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舆论宣传)—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经济上)—1949年北约成立(军事上)—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②亚洲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


2.国际关系体现为民主化、体系化、制度化


3.多极化趋势出现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


③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兴起。


4. 多极化趋势发展阶段:1991年以来,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二)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


1.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史


①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年)


②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纯计划经济模式


③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④1925——1991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27年工业化——1929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


⑤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主,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⑥1964——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军事工业为主,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⑦1985——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政治民主化改革,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瓦解。


2.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经济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由传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调整:(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思想——国家干预经济)。


①国家干预经济手段有四:办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及直接采购;财政税收手段调控经济。②人民资本主义;③经营者革命;


④福利国家制度:用和平理性手段“劫富济贫”,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体系化、制度化、区域一体化)


1.战后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秩序的三驾马车: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和1947年关税及贸易体系(1995年后改称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2.区域一体化组织:


①欧盟:1967年欧共体(经济一体化)——1993年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2002年欧元启动(金融货币一体化)


②东盟:1967年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


④亚太结合组织:1989年


3.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部分


标志性历史事件汇总



必修一


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3、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4、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9、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


19、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20、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许多新规定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21、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22、《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3、《民法大全》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4、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5、《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6、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7、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实现了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目标。


28、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9、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0、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33、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4、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


3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必修二


1、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6、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7、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8、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9、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11、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12、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4、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1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6、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17、1999年1月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18、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温馨提示】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被转发超过20次,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

QQ浏览器截图20250419094813.png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